持刀抢劫属于抢劫罪,是一种刑事违法行为。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涉及以下情形之一,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
1. 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将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将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3. 携带凶器抢夺的,将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4. 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将依照相关规定定罪处罚。对于毁坏或抢走公私财物的行为,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将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1. 抢劫罪在立法上没有对数额和情节进行限制性规定。但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例如,青少年偶尔进行恶作剧式的抢劫,行为有限且数额很小,如强索少量财物、抢夺少量食品等,由于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抢劫罪。
2. 因婚姻、家庭纠纷,一方抢回彩礼、陪嫁物,或强行分割并拿走家庭共有财产的行为,即使抢回或拿走的份额较多,以及类似的民事纠纷,属于民事、婚姻纠纷中处理方法不当的问题,不具有非法强占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
3. 为子女离婚、出嫁女儿暴死等事情所激怒,而纠集亲友多人去砸毁对方家庭财物,抢夺粮菜鸡猪等行为,属于婚姻家庭纠纷中的泄愤、报复行为,一般应做好调解工作,妥善处理,不应作为抢劫论处。
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条第2款规定,以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为抢劫对象的行为,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但若构成其他犯罪行为,则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教师如果违法犯罪,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教师的刑事处分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对于外国教师,可以适用驱逐出境的处罚。行政警告处分在六个月后会自动解除,如果单位没有通知,可以自己申请解除。如果在警告处分
刑事犯罪违法所得的处理:一般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违法所得,是指因为实施违法行为所获得的利益。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如果盗窃涉案数额达到当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犯罪行为,达不到刑事立案就是一般违法行为。如果该电动车价值不满1000元,则只会受到行政处罚,不构成犯罪。盗窃罪的起点是1000元。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