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哪些是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

哪些是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

时间:2024-10-16 浏览:8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182
【哪些是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对于非法聚集行为,我们应该坚决抵制,更不能进行资助,否则将会构成犯罪,那么什哪些是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关于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的构成要件和处罚

一、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社会秩序,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生产与营业秩序、教学与科研秩序。

2. 客观要件

(1)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多次通常指三次以上,时间间隔没有规定,但一年内三次以上仍可被视为多次。

(2) 被组织者、被资助者存在非法聚集的事实:即使本罪未遂,只要行为人已着手实施非法聚集,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也可构成本罪。

(3) 扰乱社会秩序,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如果聚集是合法的,即使存在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可能构成其他罪名,但不构成本罪。

3.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人。

二、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的处罚如下:

1.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 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限制减刑与终身监禁:权利剥夺的各异之处

    限制减刑与终身监禁的区别在于适用对象不同。限制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而终身监禁主要适用于贪污犯和受贿犯。根据《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

  • 组织性贿赂如何处罚

    组织性贿赂,其与普通财产型贿赂是有联系的,都是针对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实施的贿赂行为,其目的在于利用上述对象的职务之便来谋取非法利益。依据我国《刑法》对于性贿赂犯罪:受贿者通常是依据犯罪的数额来定罪量刑,这里所说的犯罪数额即受贿的

  • 九类限制减刑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 行政处罚的含义是什么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行政处罚认定不构成犯罪可以吗
  • 扭送派出所是否可以
  • 预防犯罪的措施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