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受贿数额达到5千元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如果行为人受贿数额达到5千元,构成受贿罪。而对于受贿数额尚未达到5千元的情况,虽然情节较轻,但一般应视为一般违法行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2. 利用职务便利索取财物
无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只要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均可构成受贿罪。我国刑法规定,索贿的情况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3.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同时非法收受财物
只有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才能构成受贿罪。无论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以及该利益是否实现,都不会影响受贿罪的成立。
4. 违反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将被视为受贿罪。
5. 亲属作为共犯
在特定情况下,国家工作人员的亲属可以成为受贿罪的共犯,与其亲属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无关。
斡旋受贿
斡旋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将被视为受贿罪。例如,财政局长请求水利局长将某工程承包给其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亲戚,财政局长收受该亲戚财物的行为即构成斡旋受贿。
斡旋受贿必须是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正当利益包括利益本身是不正当的(如不具备投标资质和条件,通过非法手段而中标),以及获得利益的手段不正当(如具备投标资质和条件,通过非法手段事先获得标底而中标)。
以上是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一般情况下,个人受贿罪的认定是以受贿数额来确定的,只要受贿数额达到5千元,就可以被立案侦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受贿数额没有达到5千元,仍然可以以受贿罪定罪处罚。如果您对这个问题还有疑惑,我们有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受贿罪的定义和危害,包括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以及财产关系等。在法律层面,介绍了犯罪中止的定义和刑法对受贿犯罪中止的规定,指出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中止犯,在处罚上应视情况免除或减轻。
关于采购要回扣未遂是否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未遂犯可以根据既遂犯的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涉及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人员的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及国家财经管理制度,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表现是未经批准擅自挪用公款。根据相关法律,挪用公款罪包括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目的、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从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犯罪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将构成挪用公款罪,由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负责立案侦查。对于未达标准的行为,将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发现挪用公款行为应立即报案,以确保合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