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受贿罪款是否必须退还并不一定,可以进行上交。
退赃与否并不是定罪情节,而是量刑情节的考虑因素。不论是否退赃,承认与否都不会影响检察机关和法院对受贿罪的认定。然而,退赃与否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如果拒不退赃或拒不认罪,将不可能获得轻判。当然,前提是检察机关取得的证据确实充分足以定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将受到更重的处罚。《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内容正是对贪污罪量刑的规定。虽然刑法修正案(九)并没有明确写出关于受贿罪量刑的修改内容,但是对贪污罪量刑方面的修改内容是有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受贿罪量刑也作出了相应的修改。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四十四条的修改,贪污罪的量刑规定如下:
对于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情况,将根据累计贪污数额进行处罚。
对于犯有第一款罪的情况,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并避免或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符合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获得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符合第二项或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获得从轻处罚。
对于犯有第一款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符合第三项规定情形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决定在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后,将刑期减为无期徒刑,并终身监禁,不得减刑或假释。
职务犯罪与严重违纪的定义以及玩忽职守罪的具体规定。职务犯罪包括贪污、贿赂等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公务活动规章规范的行为,应予以刑事处罚。玩忽职守罪具体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形。此外,文章还涉及了渎职犯罪与受贿罪数罪并罚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行贿罪和受贿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虽然刑法理论上认为它们是共同犯罪,但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缺乏共同的故意和犯罪行为,而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则指多名犯罪人存在共同故意和行为。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从轻情节的认定、犯罪构成等。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等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等单位的管理制度及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财物。对于犯罪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