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 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1、罪名主体
(1)公司: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2)企业:企业是指依法成立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商业服务的经济组织。
(3)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或者行政命令成立、从事各种社会职能活动的组织。
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种:国家事业单位;集体事业单位;私营事业单位。
(4)机关:这里的机关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队、政党等有关机关。
(5)团体:又称为社会团体,是指各种群众团体组织,例如人民群众团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公益团体、学术研究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
2、处罚原则
(1)单位犯罪的两罚制
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
(2)单位犯罪的单罚制
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但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
(3)单位犯罪的处罚适用
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纪委传唤的程序及时间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人员,监察机关可以采取留置措施,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一次,且延长的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同时,留置期间要确保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益。
干部投资是否构成受贿行为的问题。文章中提到了公务员如果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并收受财物,属于受贿行为。对于收受干股和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等问题也进行了阐述。根据文章中所述,受贿数额的计算方式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混淆行为、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以及虚假宣传行为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等多种不正当市场行为的表现和特征。这些行为限制了市场竞争,误导消费者,妨碍了市场公平交易和良性发展。
监察委对职务犯罪的认定,包括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类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主体、主观要件和客体要件,以及职务犯罪行为的认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