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违法交通规则撞到人要坐牢吗
时间:2024-10-2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要对事故的责任进行认定,如果一方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一般承担全部的责任,而有些事故是没有违法行为的,那么没有违法交通规则撞到人要不要坐牢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没有违法交通规则撞到人要坐牢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撞人要构成交通肇事罪才要坐牢的,而交通肇事罪认定的标准之一是要承担主要以上的责任,而没有交通违法行为,一般是不承担主要以上责任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 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如果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将被定罪处罚:
-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
-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
-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
- 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
- 严重超载驾驶;
-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车祸后车主离开就一定是逃逸吗
根据规定,车祸后车主离开具体分为以下情况:
1、车祸后车主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离开现场的行为,则属于逃逸。
根据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因此,要判断车主在车祸后离开的行为是否属于逃逸的关键就在于车主在离开时的主观心态。如果只是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离开,则属于逃逸行为。
2、车祸后车主用实际行为表明会承担责任或者为承担责任而离开现场的
根据规定,车主的离开行为可以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有以下情形:
- 车主已与受害人达成协议后离开的:如果在车祸后,当事人对事故事实都没有争议,双方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车主才离开的,此时即使另一方反悔报案,车主也不构成逃逸。
- 车主是为抢救受伤者离开的:发生车祸后,如果车主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不算逃逸。
- 车主是为筹集医药费离开的:车祸后,如果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该离开行为不算逃逸。
- 车祸时车主不知道或不能发现已经发生了车祸事故,然后驾车驶离现场的:有证据证明车主在事故发生时并不知情,或者无法发现已经发生了车祸事故,那么车主的离开行为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 车祸后车主自己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不属于逃逸。
- 车祸时车主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了的:有证据证明车主的离开行为是因为为了避免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现场,并且及时报案,那么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中国刑法第128条关于枪支管理的规定。该条款明确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并对不同情节进行了详细划分。此外,还介绍了非法持有枪支、私藏弹药的具体情况以及非法出借枪支的刑罚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处罚。
-
主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的涵义
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则按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对主犯的处罚,刑法规定应从重打击,并在执行过程中对其减刑、假释作从严掌握。在追究刑事责
-
刑拘37天是否有案底
在我国刑事拘留37天后是否会在个人案底中留下记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只有被判有罪才会产生犯罪记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拘留、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处理结束后的结果。
-
一、长春盗窃不足500元的处罚
-
刑事案件结案时间的法律规定
-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