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款打错对方拒不归还构成什么犯罪
时间:2023-11-10 浏览:6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发生,很多时候因为个人工作上的失误导致犯罪发生,比如打错款对方拒不归还,这是属于违法的,那么打款打错对方拒不归还构成什么犯罪?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打款打错对方拒不归还的犯罪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
一、非法得利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如果在打款过程中发生找错账户的情况,对方拒不归还的行为将构成非法得利。根据该条规定,如果该行为构成犯罪,可以依据侵占罪起诉对方。
二、侵占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将被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处以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样地,如果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三、不当得利构成要件
不当得利构成要件包括:一方获得利益、他方利益受损、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利益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其中,一方获得利益是指因产生一定的法律事实结果,使得当事人的财产增加或利益上的积累。一方获得利益可以是利益的积极增加或利益的消极增加。他方利益受损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导致财产总额减少。如果仅有一方获得利益而未造成他人损失,则不构成不当得利。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利益受损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即受损失是由获得利益的人造成的后果。受损失人的损失范围不必与受益人的受益范围相同,但它影响义务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形式不必相同。
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生效
根据最新消息,中国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典的规定,如果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或者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那么得利人将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同时,如果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受损失的人可以要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这一规定为处理不当得利的情况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职务侵占罪的追捕问题
职务侵占罪的追捕问题。公安机关在立案后是否进行网上追逃取决于案情和嫌疑人情况。职务侵占罪定义为公司、企业等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网上追捕条件为公安机关掌握重要证据且嫌疑人逃跑。根据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有不同量刑标准,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财
-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
发现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怎么办?
如何应对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的问题。遇到此类情况,应先收集证据,按合伙协议处理,并根据公司法追究侵权责任。如涉嫌侵占罪,可向法院起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合伙企业法中关于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和合伙人的出资方式、义务以及合伙人侵占财产的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
最高院关于侵占罪自诉案件的量刑标准
-
非法经营疫苗犯罪的法律解读
-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