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重新计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的情形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二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三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法院后,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那么,本案是否可以参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款的规定重新计算林某的羁押期限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对于在侦查期间改变管辖后能否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况,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参照执行,则可能造成非法羁押甚至导致滥用职权犯罪。
第一百五十八条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无法查明其身份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得取保候审。但是,在犯罪嫌疑人属于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情况下,或者犯罪嫌疑人患有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经历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负责,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复杂案件可经上级人民检察院
刑事案件的环节包含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人民法院的审判阶段。经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检察院在确认案件证据充分可以起诉后,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二到三个月内进行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告人在侦查中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根据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事案件办案期限的补充规定》,对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和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