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指定地点或住处进行讯问。传唤时,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于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口头传唤,但必须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传唤或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只有在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时,传唤或拘传的持续时间才可延长至二十四小时。但是,不得以连续传唤或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在传唤或拘传期间,必须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进行询问和查证。询问和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只有在情况复杂,并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情况下,询问和查证的时间才可延长至二十四小时。
在判决宣告之后,但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如果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罪没有被判决,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将被决定执行。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无论漏罪是一罪还是数罪,都应当独立判决。如果漏罪是一罪,应当先对该罪定罪量刑,再与前罪并罚。如果漏罪是数罪,应当先将漏罪分别定罪量刑,再将所判处的各个刑罚与前罪所判处的刑罚并罚,而不应先对漏罪并罚。
举例来说,某人犯抢劫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执行10年后,又对其漏罪的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那么,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将前罪所判刑罚15年有期徒刑与漏罪判处的8年相加,决定应执行的刑罚。如果决定执行19年有期徒刑,那么减去已经执行的10年,犯罪分子实际上还要服刑9年。
扭送公安机关时是否需要办理传唤手续的问题。传唤是在讯问不需要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时使用的诉讼方法。对于被扭送到公安机关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包括同时询问被扭送人和被害人、证人,留置被扭送人并进行盘问和讯问,或立即送入留置室进行盘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关于拘传持续时间的规定。拘传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重大复杂时可延长至二十四小时。法律禁止连续拘传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并保证其饮食和休息时间。拘传的具体程序包括填写拘传证、执行拘传、拘传次数与时间、拘传地点以及拘传结果的处
《民事诉讼法》中有关骚扰行为导致拘传的相关规定。法院有权对必须到庭而拒不到庭的被告进行拘传,前提是已进行两次传票传唤且无正当理由。拘传是针对经过合法传唤后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措施,必要时可使用戒具等强制手段。
拘传的定义、时间限制以及适用条件。拘传是刑事强制措施之一,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24小时。适用拘传需满足对象必须是自然人或法人代表等条件,且需经过两次传票传唤,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方可采取拘传措施。不当的拘传将构成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