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收监是公安局吗
时间:2023-11-10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监外执行是刑事处罚的一种特别执行方式,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但是有特殊情况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适用监外执行的。监外执行情形消失的,需要收监。那么,监外执行收监是公安局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监外执行收监的法律程序
监外执行的决定机关
监外执行的决定需要由人民法院作出,执行则由公安机关负责。
暂予监外执行收监的情形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在收到建议书后的十五日内作出决定:1. 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2. 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3. 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4. 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5. 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6. 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7. 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8. 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办理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
1. 对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所在监区(分监区)应集体研究并提出意见,经监狱主管部门审核,并经主管监狱长同意,根据服刑人员的病残情况,到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病残鉴定;2. 监狱根据病残鉴定结论进行集体研究审查;3. 经研究同意办理暂予监外执行的,需要确定取保人,并办理取保手续;4. 监狱将服刑人员暂予监外执行的审批材料报省监狱管理局审批。省监狱管理局暂予监外执行审批小组每月集体研究一次,对有死亡危险的情况要及时办理。批准机关应当将批准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通知公安机关和原判人民法院,并抄送人民检察院;5. 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由取保人带回,并及时到公安派出所报到。取保人要认真履行保证义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暂予监外执行的疾病范围
暂予监外执行的疾病范围,包括严重传染病、反复发作的无法服刑的精神疾病、严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等。文章详细列举了各类疾病的范围及具体情况。
-
监外执行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监外执行的法定情形:《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监外执行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涉嫌犯罪,公安机关依法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
-
监狱收监有哪些条件
①必须是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②不具有应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定情况。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通过贿赂等
-
监外执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监外执行罪犯在监外执
-
暂予监外执行管理规定有哪些
-
法院判决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是怎样的
-
哺乳期可以监外执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