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为了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以及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对公安民警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措施。
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委规章的层面,对公安民警实施禁闭都有相应的规定。
根据《公安机关实施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措施的规定》(公安部1998年8月印发)第2条规定,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是为了制止、查处人民警察严重违法违纪行为,预防事故,在必要时采取的行政措施。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48条第二款规定,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国务院令第603号)第12条规定,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反纪律需要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的,由督察机构作出决定,报本级公安机关督察长批准后执行。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部令第53号)第66条规定,对于违反本条令,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相关规定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公安机关实施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措施的规定》(公安部1998年8月印发)第6条规定,人民警察在以下情况之一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时,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如果人民警察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并且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如果人民警察涉嫌泄露公安工作秘密或者为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如果人民警察威胁、恐吓或者蓄意报复他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如果人民警察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如果人民警察酗酒滋事,扰乱工作秩序和公共秩序,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如果人民警察的行为属于其他有必要采取禁闭措施的情况,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违停行为是否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或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违章停车交罚款的注意事项,包
醉驾被刑事拘留的最短期限和最长时限。公安机关对于醉驾嫌疑人可以进行先行拘留,拘留期限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是否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等。一般情况下,拘留期限最长为14日,特殊情况下可能延长至37日。醉驾嫌疑人被拘留后,如不需要逮捕,应尽快释放;如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处理方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相关人员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的机关及其权限。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权决定采用拘留措施,其中公安机关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刑事拘留,而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尤其针对特定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拥有决定拘留的权力。虽然人民法院没有刑事拘留权,但在司法程序中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