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捕需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时间:2023-11-0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立案后,对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而有些犯罪嫌疑人可能会拒捕的,那么拒捕需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拒捕的法律后果
犯罪嫌疑人拒捕时,人民警察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使用警械和武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相关规定,人民警察在拒捕情形下可以使用警械和武器,但使用的范围和条件有所不同。
警械的使用条件
根据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在以下情形下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 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如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
- 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
- 强行冲越警戒线的;
- 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
- 袭击人民警察的;
- 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在使用警械时,应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一旦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应立即停止使用警械。
武器的使用条件
根据第九条规定,人民警察在以下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下可以使用武器:
- 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 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 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 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 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 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 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 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 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 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 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
- 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
- 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 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器时,如果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危害后果,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普通程序轻伤案件办理时间
普通程序轻伤案件的办理时间及其相关程序和法律知识。涉及立案程序的接受和审查,警察办案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逮捕审查、侦查羁押期限和侦查终结等环节,以及自诉制度等其他相关法律知识。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办理时间没有固定规定,需根据案件实际情
-
证据不足不批捕的案子如何处理
证据不足不批捕的案子的处理方式。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将不予批捕并通知公安机关。同时,文章还详述了逮捕的法律规定及审查批准逮捕的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的逮捕条件和决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解释。详细阐述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还明确了虚假恐怖信息的定义。对于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应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
-
涉嫌安全生产犯罪行为
中国关于安全生产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包括重大责任事故、强令违章冒险作业、重大劳动安全事故、危险物品肇事等案件类型。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责任主体、行为人过错、违法行为以及损害后果。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范的行为,将依法追究
-
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解释
-
金融诈骗逮捕多久结案啊
-
偷东西逮捕了多久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