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公安机关应当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的陪同下进行查点清楚,并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清单上应有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其中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在勘查、搜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品和文件应当扣押。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和文件不得扣押。如果持有人拒绝交出应当扣押的物品或文件,公安机关可以强行扣押。现场勘查或者搜查中需要扣押物品或文件的决定由现场指挥人员做出。
执行扣押物品或文件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且必须持有有关法律文书或者侦查人员工作证件。
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公安机关应当在场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或文件的持有人的陪同下进行查点清楚,并当场开列《扣押物品、文件清单》一式三份。清单上应详细写明物品或文件的名称、编号、规格、数量、重量、质量、特征及其来源。清单上必须有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其中一份交给持有人,一份交给公安机关保管人员,另一份附卷备查。
对于应当扣押但不便提取的物品或文件,经过拍照或录像后,可以交给被扣押物品持有人保管或封存。同时,单独开具《扣押物品、文件清单》一式二份,并在清单上注明已经拍照或录像。物品或文件持有人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转移、变卖、毁损。清单上必须有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其中一份交给物品或文件持有人,另一份连同照片或录像带附卷备查。
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扣押通知书,并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检交扣押。
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解除扣押通知书,并立即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
对于扣押的物品、文件、邮件、电子邮件、电报,应当指派专人妥善保管,不得使用、调换、损毁或者自行处理。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扣押,退还原主或者原邮电部门、网络服务单位。
对于不能随案移送的物证,应当拍成照片。对于容易损坏、变质的物证和书证,应当采取笔录、绘图、拍照、录像、制作模型等方法加以保全。对于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录音、录像带、电子数据存储介质,应当详细记录案由、对象、内容,以及录取、复制的时间、地点、规格、类别、应用长度、文件格式及长度,并妥善保管。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案件一旦立案侦查,不受追诉时效限制,但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对于不同等级的刑罚,有不同的追诉期限。特定情况下,如逃避侦查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并被相关机关立案,追诉期限将不受限制。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刑事案件受理方面的职能管辖以及审判管辖。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工作,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则直接受理自诉的刑事案件。审判管辖方面,根据级别、地域和专门性进行分类,不同级别法院管辖不同性质的刑事
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当性原则和变更性原则。介绍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情境。这些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确保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基础,而强制措施的合理运用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有关行使职权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赔偿规定。当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若存在侵犯人身权或财产权的情形,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具体情形包括违反拘留措施、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或改判无罪、使用不当手段导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