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取得的证据不属于合法的取证途径,因此不能用来认定案件事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各种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证据。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是严禁的,任何人都不能被强迫证实自己有罪。为了保证所有与案件有关或了解案情的公民能够客观充分地提供证据,除非特殊情况,他们可以被吸纳协助调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使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以及使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应当被排除在外。如果收集的物证和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应当进行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如果无法进行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应当排除该证据。
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发现应当排除的证据,必须根据法律规定进行排除,不能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询问是指执法机关或律师要求当事人、证人或鉴定人陈述自己了解的案情的方法。
讯问是指执法机关要求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如实交代案情的方法。
辨认是要求被害人或证人在若干类似的物品、场所或人中,挑选出自己曾经所见所闻的部分。
勘验是指执法人员亲临现场,发现和提取证据的专门活动。勘验主体限于执法机关,律师无权进行勘验。
检查是指执法机关依法对与案件有关的人身进行检验的专门活动。
搜查是指执法机关依职权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或人身进行强制性的寻查、寻找和提取证据材料的专门活动。
实验是指执法机关模拟再现犯罪现场、犯罪过程或案件发生过程的专门活动,主要适用于刑事案件。
鉴定是指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和科学技术设备,对有关的专门问题进行检测,并作出鉴定结论的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的内容。针对一起复核类推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裁定书详细描述了被告人的信息、案件经过及法律适用问题。合议庭认为原判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故依法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有至少两名侦查人员在场。对于不同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有不同的讯问方式和要求。讯问过程中应制作笔录,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不允许使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