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恶意透支信用卡后不还款的情况,滞纳金不应计入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金额,只应计算拒不归还或尚未归还的金额。
根据该解释的第六条规定,持卡人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被视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恶意透支”行为。
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应被视为刑法第196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恶意透支的金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时,应被视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时,应被视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在100万元以上时,应被视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恶意透支的金额,指的是在前述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或尚未归还的金额,不包括发卡银行收取的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费用。
对于恶意透支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但若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情况下,可以免除处罚。对于恶意透支金额较大的情况,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且情节显著轻微时,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次数限制,但每次讯问时间有限制,连续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复杂案件,最长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得连续传唤讯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被抓的嫌疑人被发现无罪后的处理方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
补充立案刑事诉讼是指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发现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时,将其列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进行侦查。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应当对其进行补充立案,并与原案一同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
刑事讯问是侦查人员以言词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问案件事实的一种侦查行为。刑事侦查讯问的时间是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的。根据刑诉法的相关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