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无法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要求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必须确保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书写起诉意见书。同时,案卷材料和证据需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决定。
3.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期限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4. 补充侦查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时,如果需要补充侦查,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以内完成,最多进行两次。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5. 提起公诉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根据审判管辖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一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1. 受理案件的范围和来源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上级机关关于案件管辖范围的分工执行。
2. 立案前的审查和立案
人民检察院对于控告、检举、自首、移送、交办以及自行发现的违法犯罪材料,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如果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填写立案请示报告,并经检察长批准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制作立案决定书,并及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3. 侦查阶段
立案侦查的案件,应当制定侦查计划,并经主管科、处长或检察长批准后实施。侦查计划的内容包括:应查明的问题和追查的线索、侦查的方法、步骤、措施、时间、注意事项以及参与侦查人员的职责分工等。
从事侦查工作的人员,凭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向相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对于无法调取的证据,可以进行拍照、复制等方式保存。
4. 侦查终结
对于已经侦查终结的案件,承办人应当撰写侦查终结报告,并提出提起公诉、免予起诉或撤销案件的意见。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中不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应提出不起诉处理意见。经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审查决定后,分别制作起诉书、免予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和撤销案件决定书,并按照规定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以上是对刑事侦查程序及检察院的办案程序的相关解答。根据法律规定,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应立即执行,并在逮捕后继续进行侦查工作。在相关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检察院会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并将案件移交给法院判决。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我们的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将为您提供服务。
如何查询案件是否移交至检察院的问题,包括向侦查机关询问和前往检察院查询两种方式。文章还介绍了案件移交检察院后的程序以及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等要求。对于相关问题的解答,如有需要,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可提供服务。
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在立案侦查时需要遵循的六大原则。包括迅速及时原则、客观全面原则、深入细致原则、依靠群众原则、遵守法制原则和保守秘密原则。这些原则保证了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旨在揭露犯罪真相并防止国家机关滥用职权。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符合的条件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期限和审查起诉阶段的时间。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应确保定罪量刑的事实有证据证明,证据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并排除合理怀疑。公安立案到结案的时间因案件情况不同而异,一般公安阶段时间为二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刑事拘留后的三天内,公安机关应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至四天。对于涉嫌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犯罪嫌疑人,提请批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天。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