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但不满足刑事责任年龄的条件,可以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单位不能作为犯罪主体。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这种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并且情节严重。
构成诽谤罪的第一要件是行为人故意捏造某种事实。如果散布的内容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散布是指在社会公开的范围内扩散。散布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言语,也可以是文字形式,例如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散布的虚假事实必须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已经实际损害了被害人的人格和名誉。如果散布的虚假事实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对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没有实际损害,就不构成诽谤罪。
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可以确定被害人的身份,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和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构成诽谤罪的捏造事实行为必须具备情节严重的特点。情节严重主要包括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和名誉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以及诽谤他人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情况。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特殊情况包括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侦查期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一般案件和特殊羁押期限。对于一般案件,侦查期限从批捕之日起计算,通常为60天,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至两个月。公安机关的案件数量和关系可能影响侦查进度。对于特殊羁押期限,根据不同情况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可以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如
案件判决中犯罪嫌疑人供认的重要性,指出定罪是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确认与评判。文章详细阐述了定罪的特征和性质,强调定罪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侵害法益的行为,具有刑事司法活动的性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罪与非罪界限的两种情形,包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