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诽谤罪可以否免予刑事处罚

诽谤罪可以否免予刑事处罚

时间:2024-12-27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376
【诽谤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诽谤罪是比造谣、污蔑还要更加严重的伤害他人名誉和心理的行为,所以我国刑法将其列入处罚范围。但在具体案件中,进行诽谤行为的不仅仅是成年人,有时未成年人的行为也可以构成诽谤。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年龄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但不满足刑事责任年龄的条件,可以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诽谤罪的主体

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单位不能作为犯罪主体。

诽谤罪的客观方面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这种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并且情节严重。

捏造事实的行为

构成诽谤罪的第一要件是行为人故意捏造某种事实。如果散布的内容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散布是指在社会公开的范围内扩散。散布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言语,也可以是文字形式,例如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散布的虚假事实必须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已经实际损害了被害人的人格和名誉。如果散布的虚假事实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对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没有实际损害,就不构成诽谤罪。

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行为

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可以确定被害人的身份,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和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情节严重的要求

构成诽谤罪的捏造事实行为必须具备情节严重的特点。情节严重主要包括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和名誉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以及诽谤他人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次数限制,但每次讯问时间有限制,连续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复杂案件,最长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得连续传唤讯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被抓的嫌疑人被发现无罪后的处理方

  •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是什么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

  • 刑事诉讼法补充立案的内容是什么

    补充立案刑事诉讼是指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发现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时,将其列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进行侦查。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应当对其进行补充立案,并与原案一同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

  • 危险驾驶罪辩护词的撰写要点

    刑事讯问是侦查人员以言词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问案件事实的一种侦查行为。刑事侦查讯问的时间是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的。根据刑诉法的相关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

  • 刑事被害人有什么范围
  • 刑事立案监督去哪里提
  • 挪用公款立案标准解析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