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存在时,将不追究刑事责任,而已经追究的案件应当撤销、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
(一)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符合犯罪的认定;
(二) 犯罪已经超过追诉时效期限;
(三)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四) 涉及告诉才能处理的犯罪,但没有进行告诉或者已撤回告诉;
(五)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
(六)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条文注释:
本条规定了依照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根据本条规定,只要刑事案件符合以上六种情形之一,就不会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对于在刑事诉讼开始前已经发现的情况,不应该立案受理。在侦查阶段发现的情况,应当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的情况,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审判阶段发现的情况,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符合犯罪的认定,应当作出判决,宣告无罪;对于涉及告诉才能处理,但被害人撤回告诉的情况,应当用准许撤诉的裁定结案;对于其他情形的案件,一律裁定终止审理。
刑事责任是根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有以下不同:
一、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而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
二、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决定,而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
三、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刑事责任包括两类问题:一是犯罪,二是刑罚。
以上是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刑事诉讼法中无罪判决的情形是指在审理案件时,若遇到符合该条规定的情形,意味着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仍需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对于那些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也不需要承担责任。从法律条文上的理解,刑事责任涵盖了犯罪和刑罚两种情形。如果对这个问题还有疑惑,我们有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非法注射物的概念及其危害,重点介绍了国家针对非法销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所开展的专项行动。该行动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实施,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非法制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该行动将查处一批重大案件,曝光非法企业和单位
刑事速裁程序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意问题,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时才能适用速裁程序。适用范围限于特定案件,包括可能单处罚金的案件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是基层法院适用速裁程序的前提。同时,《刑
关于瘫痪判刑的罪犯是否能申请保外就医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保外就医的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形。同时,也说明了取保候审手续的处理方式,包括申请流程、保证方式等。总之,是否允许瘫痪判刑的罪犯保外就医取决于是否满足相关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
抢夺罪的上诉立案时间及相关程序。上诉立案时间大约需要40多天。抢夺罪特征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实施了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且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暴力或胁迫方法。抢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