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零七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收到下级人民检察院报请核准提起公诉的案卷材料后,要指派检察官对案卷材料进行审查,并提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意见,最终由检察长做出决定。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条件可分为实体条件、政策条件和程序条件。
提起公诉的实体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二是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所谓犯罪事实已经查清,是指检察机关对以下事实已经查证属实:
1. 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而不是合法行为或者一般违法行为。
2. 确定被告人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是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的事实,例如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精神状况等。
3. 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性质的犯罪的事实。
4. 确定对犯罪嫌疑人应当或者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的事实。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确认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1. 属于单一罪行的案件,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已经查清,不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无法查清。
2. 属于数个罪行的案件,部分罪行已经查清并符合起诉条件,其他罪行无法查清。
3. 无法查清作案工具、赃物的去向,但有其他证据足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
4. 言词证据中主要情节一致,只有个别情节不一致且不影响定罪。
证据确实、充分,是指指控的犯罪事实都有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且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足以排除非被告人作案的可能性。
某人民法院针对一起刑事案件的调解过程。被告人因被指控犯罪,经检察院提起公诉后,在审理过程中因死亡导致案件处理出现变化。法院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作出裁定,裁定结果根据现有材料确认被告人是否有罪,并决定终止审理或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案经过审判长、审判员审核后
中国与国际组织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以及提起公诉的法律定义和职权。中国依据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与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同时明确了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的专门权力,包括审查案件、决定起诉等职责。审查过程中需查明犯罪事实、证据等,并作出起诉决定后向法庭提起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自诉担当的不同原因。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台湾地区的自诉担当原因主要关乎自诉人自身或与自
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法律依据,包括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时的查找和处理规定,适用社区矫正的范围以及缓刑的撤销和处理。社区矫正适用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