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权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和辩护。同样,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宣读起诉书后,经审判长许可,原被告双方也可以互相辩论。
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庭可以省略调查环节。在双方陈述完毕后,即可转入双方辩论。对于有争议的事实和证据,法庭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在符合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中,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也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
然而,有一些情况不适用简易程序,包括: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案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以及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情况。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根据可能判处的刑罚情况,可以组成合议庭或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判。如果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审判人员有责任询问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意见,并告知被告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采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物证、书证的排除规则,非法证据不得使用,以及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证据合法性的举证责任和法庭审查证据合法性的程序。规程旨在确保司法公正
刑事案件开庭审判的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阶段,并规定了延期审理的情形和第一审程序的期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哪些案件能适用简易程序,包括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的案件,以及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简易程序是对第一审普通程序的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