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应当仔细审查相关证据,确保犯罪事实和情节的清楚,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以及对犯罪性质和罪名的正确判断。
2. 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全面调查犯罪事实,确保不遗漏任何罪行,并追究所有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的责任。
3. 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判断是否存在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决定。
4. 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应当注意是否存在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并根据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5. 侦查活动是否合法。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侦查活动的合法性,确保侦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符合法律规定,不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遵守上述注意事项,人民检察院可以有效履行其侦查监督职责,保障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同时,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之间的复议和复核机制也为错误决定的纠正提供了有效途径。
免予起诉的概念、决定及条件。免予起诉适用于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依法自主决定。免予起诉的条件包括犯罪行为构成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以及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情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免予起诉决定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包括制作免予起诉决定书并公开宣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刑事处罚与不起诉决定的法律规定。首先介绍了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然后详细阐述了不起诉决定的情形,包括无犯罪事实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证据不足、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以及犯罪情节轻微或免除刑罚等。同时,还介绍了不起诉决定的法律后果,包括制作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关于不起诉的相关规定。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案件和存疑不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当事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不起诉决定书需包括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