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判决书 > 刑事判决书有错误还能作为证据吗

刑事判决书有错误还能作为证据吗

时间:2024-09-04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3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会出具判决书,如果人民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上诉后会改判,那么刑事判决书有错误还能不有作为证据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刑事判决书的错误与证据的关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刑事判决书存在错误,并且与案件有关联,那么它可以作为书面证据之一。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错判申请国家赔偿时,错误的判决书可以作为证据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的种类包括:

  • 当事人的陈述
  • 书证
  • 物证
  • 视听资料
  • 电子数据
  • 证人证言
  • 鉴定意见
  • 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民事诉讼证据的性质

客观性

民事诉讼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即作为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这意味着作为证据的事实不受任何人的主观意愿所左右,它以真实而非虚构的、客观而非主观的形式存在于客观世界,并且能够被人所认知和理解。

为了确保客观性,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在提供证据时必须提供真实的证据,不得伪造或篡改证据;要求证人提供真实的证言,不得作伪证;要求鉴定人提供科学、客观的鉴定结论。另一方面,要求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必须客观全面,不得先入为主;要求法院在审查核实证据时必须持客观立场。

关联性

民事证据必须与案件的待证事实有内在的联系。这意味着只有对于认定要件事实有帮助的事实材料才具有法律意义。

关联性可以表现为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直接联系是指事实材料所反映的事实本身就是待证事实的一部分;间接联系是指事实材料所反映的事实能够间接证明某一待证事实的成立。

合法性

民事案件定案的依据必须是合法的事实材料,并且其获取、提供、审查、保全、认证、质证等证据的过程和程序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判决书的送达对象

    刑事判决书的送达对象包括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及其相关代理人、近亲属等,还涉及送达传票等诉讼文件的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书面决定,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被告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第二审判决为终审。送达期限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在规定时

  • 刑事判决书的在线查询

    刑事判决书的在线查询、定义、概述、指导和制作注意事项。人们可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在线查询大部分刑事案件的判决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无法查询。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审理后依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书面决定,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制作刑事判决书时

  • 刑事自诉案件判决书

    刑事自诉案件的流程和相关细节。自诉案件包括侮辱、诽谤罪等案件类型,自诉人需向法院递交刑事自诉状。法院会认真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审判过程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自诉人需积极参与庭审,否则可能按撤诉处理。最终,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 河南省嵩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嵩县人民检察院对付某某、杨某某、田某某三人的滥用职权指控。三人在栾川县某局任职期间,违反规定将某些企业列入小企业关闭计划,导致这些企业非法获得国家补贴资金。案件通过合议庭审理,有证据证明三人滥用职权,但付某某的辩护人认为付某某不构成犯罪。案件详细情况

  • 刑事案件申诉材料的撰写方法
  • 骗取出境证件罪刑事判决书范本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判决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