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本辩护人是叶某的辩护人,受被告人叶某近亲属的委托,参与本案的二审诉讼活动。结合本案事实和公诉机关的抗诉书,我对本案的定性问题发表以下辩护意见,请法庭予以考虑。
本辩护人认为,大庆市X区人民法院(2010)X刑初字第141号刑事判决书将本案定性为盗窃罪是正确的,请二审法院依法予以维持,驳回公诉机关的抗诉。
公诉机关抗诉书认为本案应当定性为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油气设备、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然而,辩护人认为公诉机关的理解存在错误,因为刑法及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破坏易燃易爆设备行为就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一种,从法理上讲,危害公共安全罪不是行为犯,是危险犯。
公诉机关错误地将该条理解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破坏易燃易爆设备行为就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然而,该条的正确理解应为: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适用该条,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一是被告人有破坏行为,二是破坏行为存在危害到公共安全的可能性,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公诉机关在本案一审审理过程中并没有出示任何能够证明被告人盗窃电动机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证据。因此,被告人的行为并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
实施了破坏油井的行为是否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需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从被破坏油井的结构、被告人破坏的部位、采用的手段、案发时油井周边的环境、盗窃行为造成的后果来看,被告人的行为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危害的只是油井所属单位的财产。
在被告人的破坏行为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下,应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油气设备、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办理,即盗窃油气或者正在使用的油气设备,构成犯罪,但未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一审判决在查清本案事实的基础上,正确地适用这一条将本案定性为盗窃罪。这充分体现了罪刑法定这一重要的刑法原则。
综上所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因此,本辩护人请求二审法院依法维持一审判决,驳回公诉机关的抗诉。
辩护人:
xxx律师事务所
20XX年XX月XX日
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刑法第119条第2款)是指过失损坏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是一种以易燃易爆设备为特定破坏对象的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院判决书的发布和生效时间。判决书包括民事、刑事、行政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等不宜公开的情况外,生效的判决书将在互联网上公布。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案件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而二审判决书在送达时即刻生效。在上诉期间,如遇法定假日
被告人张某某涉嫌抢劫罪一案的公诉方起诉书。被告人张某某在长岭县一家旅店采取暴力手段抢劫他人财物,包括使用刀具恐吓和捆绑被害人。虽然被告人尝试使用被害人的银行卡取款,但因密码错误未能成功。检察院认定被告人构成抢劫罪,但属于未遂犯罪,依法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自诉状或告诉笔录的要素,包括当事人信息、犯罪行为细节、具体的诉讼请求、送达法院信息和证人及其他证据。同时,文章还详细说明了自诉刑事案件所需的证据,包括起诉时必须提供的证据以及其他案件需要提供的证据,如伤害案件、侮辱、诽谤案件、重婚、破坏现役军人婚姻案
关于打架纠纷民事诉讼状的范文及相关处理方法。自诉人因被陈某等人伤害而提出刑事诉讼和民事赔偿要求。案件涉及故意伤害和经济损失。处理此类纠纷的方法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等途径,具体方法取决于伤害程度和情况。文章还介绍了治安调解的相关原则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