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全文 > 对方与她人同居起诉需要哪些证据

对方与她人同居起诉需要哪些证据

时间:2025-02-19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858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男女双方结婚后就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并且要对对方忠诚,而在现实生活中包养小三、出轨等的情形是非常多的,那么对方与她人同居起诉需要什么证据?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对方与他人同居起诉需要哪些证据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方与他人同居提起离婚诉讼的,应该收集的证据包括:

1. 两人同居的照片:可以通过收集两人在一起的照片来证明他们的同居事实。

2. 聊天记录:可以搜集两人之间的聊天记录,如QQ或微信聊天记录、短信内容等,以证明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3. 证人证言:可以邀请愿意出庭作证的人,提供对方与他人同居的证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1. 当事人的陈述:当事人可以就相关事实作出陈述,以作为证据。

2. 书证:可以提供书面文件作为证据。

3. 物证:可以提供与案件有关的物品作为证据。

4. 视听资料:可以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视听资料作为证据。

5. 电子数据:可以提供与案件有关的电子数据作为证据。

6. 证人证言:可以邀请证人出庭作证,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言。

7. 鉴定意见:可以提供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作为证据。

8. 勘验笔录:可以提供勘验过程中的笔录作为证据。

根据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婚内出轨如何收集证据

1. 捉奸时尽可能邀伴同行:当得知对方准备或正在与他人通奸时,尽可能邀请两到三个愿意出庭作证的人一起前往捉奸,以争取更多的人证。同时,可以使用照相、录音、摄像等方式记录下来,作为证据使用。

2. 收集间接证据:即使无法抓到通奸现场,也可以收集其他间接证据,如QQ或微信聊天记录、电话记录、短信内容、电子或纸质书信、两人在公共场合较为亲密的照片、一起旅游的合影、租房合同、物业和水电费凭据、开房记录、票据、视听资料、证人证言、互赠礼物、村(居)委会、派出所的证明等。

3. 及时保全易消失、更改的证据:对于一些可能稍纵即逝的证据,如通奸现场等无法再现的场景,可以通过请求公权介入做笔录的方式固定,即使对方以后删除或更改,仍然能够保留证据。

4. 谨慎使用监听监视:为了获取配偶不忠的证据,一些当事人可能会采用不正当途径购买、安装监听和监视设备。然而,我国法律对这些设备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稍有不慎就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最终承担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处罚。

5. 适当借助公权:建议在取证过程中适当借助公权介入,避免擅自闯入他人住宅取证引发侵权责任,同时提高证据的证明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向法院起诉离婚的具体流程

    离婚向法院起诉的具体流程。包括原告起诉时的法院管辖和离婚起诉书的准备,法院立案和提交证据的流程,以及法院调解、开庭审理和法院判决的过程。在整个流程中,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调解和判决,涉及抚养权、财产分割、债务和当事人过错等问题的证据收集非常重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问题。文中提到了立案侦查的标准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定,包括个人和单位非法吸收存款的不同数额标准和情节。此外,对于大量收取会员费的行为,如果涉及非法集资,则构成非法集资行为。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会考虑案发前后归还部分资金和是否用于正常

  • 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

    我国刑事诉讼中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对于不起诉决定的申诉,被害人或被不起诉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院将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被害人可据此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此程序确保了申诉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 未成年人自首能否轻判

    中国未成年人犯罪自首后的处理情况。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而定,同时也存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对于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犯罪,如果表现出悔罪,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在考验期内,未成年人需遵守法律法规并接受

  • 离婚女方如何保全自己的财产
  • 不离婚怎么起诉财产继承权人
  • 离婚时申请财产保全用花钱吗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