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哺乳期内的子女
根据《子女抚养意见》的规定,哺乳期内的子女通常被理解为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离婚时,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在以下情况下,子女可以随父亲生活:- 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 母亲有抚养条件但不履行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子女因其他原因无法随母亲生活,例如母亲的生活环境对子女抚养不利,母亲的工作性质不便于抚养子女,或者母亲违法犯罪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等。- 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父亲生活,并且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2. 哺乳期后的子女
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在抚养归属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人民法院将综合考虑子女的权益、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因素作出判决。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绝对优先直接抚养条件:如果父母双方都要求子女随其生活,但一方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以优先考虑抚养权归属于该方: - 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 子女已经与该方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 该方没有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 子女随该方生活对子女的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 (2) 相对优先直接抚养条件:如果父母双方在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并且都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已经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并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照顾子女,这可以作为将子女抚养权归属于父母一方的相对优先条件。- (3) 考虑子女意见: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通常具有一定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如果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归属发生争执,应该考虑子女的意见。- (4) 轮流直接抚养子女:除了归父母一方直接抚养外,也可以考虑由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子女。在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如果父母双方同意轮流抚养子女,法院可以准许这种安排。最高院公布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故意伤害案。案例中涉及一起家长因怀孕后对非亲生女儿进行虐待,导致女孩受伤死亡的案件。法院认定曾冰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文章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并建议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日常监管,预防和减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剧增,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立法不足和执法理念陈旧等问题。文章建议借鉴外国少年司法理念,结合新刑诉法规定,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保障程序人性化、合理化、合法化。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
父母对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争执问题。在争执中,应考虑子女的意见,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抚养费应定期给付,特殊情况下可一次性给付或用以物抵债。抚养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问题。未成年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其继承范围广泛。父母在离婚时需明确家庭财产种类,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利,不得侵犯其继承权。同时,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应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并倾斜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抚养子女的一方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