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未成年监护权需要进行公证吗

未成年监护权需要进行公证吗

时间:2024-02-14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53
对于未成年人,由于其心智较不成熟,是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因此法律规定了监护制度,其监护人是需要在法定的职责和权限内,监督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那么,未成年监护权需要进行公证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未成年监护权的确定

一、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确定,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

  1.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的,可以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或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亲属和朋友担任监护人,前提是这些人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过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同意。
  2.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3. 如果没有上述法定监护人,可以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未成年监护权的公证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监护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律证明当事人享有监护权的事实或当事人之间签订的监护协议真实、合法的活动。在涉及涉外交往等特殊情况下,监护人为履行监护职责,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享有监护权。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办理监护公证。

监护公证由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监护协议公证也可由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管辖。当事人必须亲自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请时,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 与被监护人关系的证明。
  2. 被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3. 申请人的身份证件。
  4. 其他材料,如监护协议、有关单位同意的证明等。

监护协议不得包含有碍被监护人成长的内容,例如强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训练等。对于不符合我国宪法和相关政策规定的监护协议,公证处将不予公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童工的年龄界定

    中国关于童工的年龄界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且禁止各类单位招用童工。但在文艺、体育等特殊领域,若获得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此外,学校、培训机构可组织未成年人进

  •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包括从宽处理、不适用死刑、教育感化挽救、分案处理、保障诉讼权利、全面调查以及迅速简约等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实现教育和改造的目的,促进其健康成长。

  •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

    中国对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定义及法律规定。童工指未满16周岁的少年和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严格禁止企业雇佣童工。未成年工指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组织和个人在招收时需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能安排从事过重、有毒有害或危险作业。两者主要区别

  • 监护权转移的形式有哪些

    关于监护权的强制性转移,我国法律未作规定,但在实践中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如未成年人的强制劳教,实际上就使未成年人原来的监护转为国家机关的监护。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下不构成监护权的转移,国家机关承担的只是一种管理责任。

  • 监护权能放弃吗
  • 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可以放弃监护权吗
  • 老人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