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发生后,为了区分责任和商讨赔偿事宜,需要由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并出具相应鉴定结果。然而,并非所有的医疗事故鉴定结果都可以被接受。以下情况下,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时,医学会将不予受理。
如果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并且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了该案件,医学会将不再受理鉴定申请。
如果医疗事故争议已经通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医学会将不再受理鉴定申请。
如果当事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司法机关委托的情况外),医学会将不予受理鉴定申请。
如果医疗事故是由非法行医造成的,导致患者身体健康损害,医学会将不予受理鉴定申请。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医学会还可以根据其他情形不予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
在医疗纠纷中,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一般需要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组织来认定。如果当事人发生了医疗纠纷,并打算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首先需要到相关医院复印相关材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患者有权复印和复制病历等资料,而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复制服务,并在复印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的过程必须要有患者在场。
根据规定,患者可以复印或复制的病历材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客观病历资料。
根据规定,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病程记录等主观性病历资料,患者无权复印。这些资料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三种途径向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1. 直接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2. 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将鉴定申请移交给医学会。
3. 由人民法院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通常情况下,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会先与医院进行协商。如果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可以共同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单方面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医学会不接受患者或医院单方面的申请)。此外,当事人还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会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参与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若接受财物或其他利益并出具虚假鉴定书,导致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违法行为将依照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