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程序中,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进行相关鉴定工作。非诉讼案件的鉴定则根据行业规定进行。
1.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的委托。
2. 在诉讼案件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当事人通常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委托。
司法鉴定机构在收到委托书后,需要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根据情况做出以下决定:
1. 对于符合受理条件且能够立即决定受理的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应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 对于无法立即决定受理的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应向委托人提供《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并在规定期限内决定是否受理。
3. 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应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理由。
4. 对于函件委托的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应在规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回复委托人是否受理。
在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程序中,鉴定机构受理案件后,会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鉴定工作。同一鉴定事项通常由两名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
如果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需要对委托人的请求进行审查。如果不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条的规定,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向委托人说明情况,并退回委托书。
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况下,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指定原鉴定人进行补充鉴定,也可以指派其他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进行。补充鉴定文书是原鉴定文书的一部分。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的情形包括:
(1) 发现新的相关鉴定材料。
(2) 原鉴定项目有遗漏。
对于重新鉴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要求委托人提供与原鉴定材料相同的材料。重新鉴定仍由原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但原鉴定人不得承办重新鉴定的事项。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
(1) 司法鉴定机构或司法鉴定人超越业务范围或执业类别进行鉴定。
(2) 提供的鉴定材料虚假或失实。
(3) 原鉴定使用的标准、方法或仪器设备不当,导致原鉴定意见不科学、不准确。
(4) 原鉴定意见与其他证据相矛盾。
(5) 原司法鉴定人应回避但未回避。
(6) 原司法鉴定人因过错出具错误鉴定意见。
如果对鉴定意见有异议需要进行复核鉴定,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除了提交鉴定材料外,复核鉴定还需要提交原司法鉴定文书。
司法鉴定人完成社会专业司法鉴定工作后,应出具司法鉴定文书。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需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的要求。司法鉴定文书共有正本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两份由司法鉴定机构存档。
司法鉴定人应按照司法机关或仲裁机关的要求准时出庭。出庭时,司法鉴定人应出示《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依法对鉴定意见的依据进行说明,并回答与鉴定相关的问题。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患者若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可提交再次鉴定申请至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同时,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也可申请重新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相关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