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损害 > 医疗事故争议法律怎么规定

医疗事故争议法律怎么规定

时间:2024-08-17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654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医疗事故争议法律怎么规定,相信许多人可能只是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具体是怎样的,可能还不太清楚,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医疗事故争议法律怎么规定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争议的法律规定及处理程序

一、申请告知权利

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有三种途径: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争议当事人可自行选择。

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的争议当事人,应向争议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书》,并提交相关材料。

二、审查申请材料

审查人员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内容包括:

  1. 申请处理的医疗事故争议是否属于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
  2.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主体方是否具备法定的行医资格;
  3. 医疗事故争议行政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资格;
  4. 是否符合法定的申请处理时限;
  5.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是否有明确的争议相对方;
  6. 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 其他。

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予以签收,并交由受理人员审核。

三、受理申请

受理人员在收到符合规定的申请后的10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予以受理,并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受理通知》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不予受理通知》通知申请人。

四、移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填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移交书》和相关材料,交由区医学会组织鉴定,并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受理决定书》通知申请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 强制医疗的决定权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 我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
  • 如何取消强制医疗措施
  • 评定标准的设计及操作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