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院内部规定,医院可以根据情节适当追究医生的责任,但没有统一的标准。
如果医生的不负责任行为导致医疗事故,医生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如果没有构成犯罪,医院则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医生存在重大过失或错误,医院可以向医生追究部分赔偿责任。此外,医生还可能受到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根据相关法律条例,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对于严重情节的,可以责令医疗机构停业整顿,并有可能吊销执业许可证。对于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情况,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除了上述处罚,对于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以上1年以下;对于严重情节的,可以吊销其执业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并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并获得其书面同意;对于不宜向患者说明的情况,应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医务人员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害,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第五十六条,对于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无法获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情况,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根据第五十七条,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履行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害,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第五十八条,如果患者受损害,并且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
根据第五十九条,如果患者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输入不合格的血液而受损害,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如果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严重住院仅14小时便离奇死亡。患方指控医方未进行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起诉法院。律师根据医方提供的资料分析,医方存在多项医疗过错,包括未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进行规范治疗、未履行告知义务等。经治医生的医疗过错与患者
赵某与张某争执后,赵某因情绪激动在厂内持刀伤人,随后被送往门诊接受非法行医的医生余-畅的治疗,最终因医生的治疗不当导致赵某死亡的案件。涉案医生余-畅被指控非法行医和医疗事故罪,并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的判决。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