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犯罪是指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在违反国家医疗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非法为他人诊疗疾病,导致刑法规定的严重后果。例如,刚从医学院校出来的学生或未经国家许可的乡村医生在行医过程中造成病人死亡。
医疗事故罪是指在合法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例如,某公立医院的护士在未进行皮试的情况下给病人注射青霉素针剂导致病人死亡。
非法行医犯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且未经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人。这些人既没有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也没有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已经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这些人既取得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也经过了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合法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非法行医犯罪的行为人对于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可以持有过失或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然而,对于违反医疗管理制度的行为,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
医疗事故罪的行为人对于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指医疗人员在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严厉,包括剥夺财产权、政治权利及人身自由等。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法人主体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在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
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依据不同情况而定。若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且因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则可能构成犯罪。相关法律对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延误抢救和诊治等。对于违法行为,将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警告
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追诉时效的规定及其在医疗事故罪中的具体应用。文章指出,法定追诉时效期限内,司法机关不得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对于医疗事故罪这类结果犯罪,犯罪之日应理解为危害结果发生之日。同时,针对某些长时间后才被发现和确诊的医疗事故案件,应以实际
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和处罚。文章介绍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表现、主体、主观要件,以及新刑法对医疗事故罪的处罚规定。文章指出,医疗风险引发的医疗争议不应定为医疗事故罪,只有极少数满足构成医疗事故罪要件的行为才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