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向另一方告知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的协议。当事人违反保密协议,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一般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保密协议可以分为单方保密协议和双方保密协议。单方保密协议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单方面负有保密义务的协议。
医患保密协议书是指未经患者同意或放弃,禁止医师或其他合法行医资格的主体随意透露通过疾病诊疗或检查所获得的患者个人信息的协议。在英美证据法上,这被称为“医患信息保密特权”。该特权是一种有限的特权,其有效条件是患者是为了治疗病症或诊断疾病而就诊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才能主张该特权保护相关的信息秘密。
美国的大多数州法规定了不适用该特权保护范围的情形,包括公务人员要求司机验血、法院或公诉人员要求医生进行身体或心理检测、民事诉讼中的检测、保险公司对投保人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患者就诊的目的是非法的等情况。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审理案件,将该特权适用主体的范围扩展到了精神病医生或心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秘密。此外,美国判例还确认了一些原则,如在医生诊疗时,患者同意或默许第三者在场,则该特权不适用;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必不可少的护士、麻醉士、X光拍摄人员等也受到该特权的约束;当政府机构依法要求医生出具死亡证明书时,死亡原因等问题作为公共记录,不受该特权保护。
患者在世时,只有其本人有权主张或放弃医患保密特权。医生不得单方面透露患者信息,只能在患者明确的同意或授权后才能这样做。在美国,为了平衡充分披露涉案信息和保护死者隐私权的利益,大多数法域规定医患保密特权在病人死亡后应继续存在。然而,在死者利益代表和第三者发生纠纷的诉讼中,个人代表、继承人或其他近亲属等主体有权放弃该特权。
美国司法界公认的放弃情形包括通过约定放弃特权、特权享有人在审前故意或默许医生等主体披露相关信息、患者自愿将其身体或心理状态公布置于争议之中以及将受保护的秘密信息作为案件争点提出诉讼请求或抗辩意见。
最后,为了保护诉讼相对方当事人的权益,法律允许死亡者的利益代表继承并主张医患保密特权。当然,利益代表也可以放弃该特权。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应设立投诉管理部门,统一受理投诉,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投诉管理部门还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的投诉处理工作,并汇总分析投诉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的管辖权方面,基层法院管辖一般医疗纠纷案件,中级人民法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包括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以及大病保险的待遇。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的缴费档次对应的报销比例,同时说明了工伤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后的报销范围。
医疗纠纷中病历的重要性及错误对待病历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病历的定义和内容,患者常见的错误做法以及医师伪造篡改病历的可能性。文章还强调了错误对待病历的不利后果以及病历被篡改后的证据价值,并介绍了医学会对病历真伪的鉴定及外地司法鉴定的途径。
技术保密协议书是一种约定保护技术机密的文件,其中包括当事人的姓名、住所、保密内容和范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密制度、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