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 > 什么是劣药,什么情形的药品按劣药处理

什么是劣药,什么情形的药品按劣药处理

时间:2024-04-03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89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人们来说生病的话就需要吃药才能使得病情好转,但对于一些时候却出现了吃药导致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出现,这些都是一些假冒伪劣药品造成的,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劣药,及哪些药品按照劣药处理。

什么是劣药,什么情形的药品按劣药处理

劣药是指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

什么情况下药品按劣药处理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劣药。以下情形之一的药品将被视为劣药: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

(三)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药品;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药品;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药品。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构成要件

1、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客体方面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客体包括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公民的健康权利。

2、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客观方面

生产、销售劣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严重危害主要指造成用药人残疾或其他严重后遗症,或因服用劣药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剧、危害甚至死亡等后果。

3、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体方面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观方面

生产、销售劣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故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明知其生产或销售的是劣药,并且知道这种行为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二是行为人对上述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放任的心态。本罪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如果行为人对严重危害的结果采取积极追求的态度,将构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犯罪。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本罪是为了牟取利益,但并不要求构成本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142、150条的规定,以及《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问题的解释》,犯本罪,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将被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将被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将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号)的规定:

1、医疗服务收入免税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但不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不得享受该政策。医疗服务指医疗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和提供预防保健、接生、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以及与这些服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医用材料器具、救护车、病房住宿和伙食的业务。

2、非医疗服务收入征税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事非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如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培训收入、对外投资收入等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取得的非医疗服务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3、自产自用制剂免增值税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

4、药房分离征税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药房分离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

5、房产、土地、车船免税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信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

    电信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我国刑法中将电信诈骗罪归为诈骗罪的范畴,两者主观要件相同,但行为表现不同。诈骗罪通过欺骗手段,而盗窃罪则是偷盗行为。文章还介绍了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的概念及在两种犯罪中的体现,并说明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刑罚。

  • 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而主观要件则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撤销权诉讼中涉及的当事人以及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也非常明确。当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

  • 教唆罪和共同犯罪的区别

    教唆犯和共同犯罪的区别。共同犯罪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主犯起主要作用,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教唆犯则是教唆他人实行犯罪的人。教唆犯的特点是促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而不亲自实施犯罪。教唆犯的成立需要主观故意和客观实施教唆行为,责任

  •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包括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标准,以及根据最高法院确定的客观计算方法和定型化赔偿模式的具体计算公式。涉及不同年龄段人员的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 侵权对象的不同
  •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 贵医附院护士站发生病人家属打砸事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