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 > 司法实践中如何考虑医疗事故中的诉讼时效的问题

司法实践中如何考虑医疗事故中的诉讼时效的问题

时间:2024-12-21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930
虽然中国法律制度日渐完善,但是走司法程序还是会浪费许多时间,这毕竟是有时效的,又特别是医疗事故,那么司法实践应考虑那些医疗事故中哪些时效问题?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有关“司法实践中考虑医疗事故中的诉讼时效的问题”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司法实践中如何考虑医疗事故中的诉讼时效的问题

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出发

在确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时,应当尽可能地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进行推定,而更多地适用“知道”的标糊行认定。

起算时间要考虑专业因素

许多损害发生的原因,难以为普通患者所能了解,有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所造成的损害,要经过数年时间才能清楚,因此,应当考虑除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不易了解损害发生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就有其特殊性。

起算时间的确定要考虑伤害的明显程度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的,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规定,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操作:

  1. 医疗损害行为侵害身体权的,行为一经实施,当事人就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期间可以开始起算。
  2. 医疗损害行为侵害生命权的,从受害人死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3. 医疗损害行为侵害健康权的,伤害明显的,从伤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伤害在侵害之时不能发生的,经检查确诊伤害的,从确诊之日起算诉讼时效期间;伤害造成劳动能力丧失的,在确诊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时起算诉讼时效期间。

合理考虑时效中断的事由

在司法实践中,患者就自己的病情向加害方进行咨询、向有关部门写信要求解决、向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等,均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的中断事由。另外,虽然患者知道了权利被侵害的事实,但是如果患者因受到侵害而住院治疗,提起诉讼或者主张有困难的,也可以有考虑诉讼时效的中止。

将诉讼时效完成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加害一方当事人

加害人是医疗机构,具有专业知识,其对患者伤情发生等情况在举证能力上强于患者,患者一般难以确切得知,所以为了保护受害人,应当将证明诉讼时效已经届满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加害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