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 > 法律对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4-07-21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946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权利的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规定,医疗纠纷的案由有两种,一种是侵权,一种是合同,相应的诉讼实效,按侵权是1年,按合同是两年。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是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损害或医疗服务合同违约的时候开始计算。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在医院做手术,五年后发现医院把纱布留在体内了,那么诉讼时效是从发现纱布留在体内的时间开始计算,而不是手术时或住院时。

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有三种情况:

  1. 权力人的请求:在医疗纠纷中,也就是患方要求医院赔偿,口头或是书面请求都是可以的,为了更好的保护权力,最好是有书面的文件。
  2. 义务人同意履行:如果医院同意赔偿,那么诉讼时效也是可以中断的。
  3. 提起诉讼或仲裁:一旦诉讼或仲裁程序开始,诉讼时效也会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举个例子,假设2001年2月做的手术,2006年3月发现体内有纱布,2006年7月要求医院赔偿,那么诉讼时效在2006年7月中断,从2006年7月开始,重新计算一年,也就是说到2007年7月,诉讼时效才结束。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断没有次数的限制。

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况,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一旦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诉讼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

  1. 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和非出于权利人意思的“人祸”。
  2. 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行为能力,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中止。
  3. 其他情况:例如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时,其诉讼时效可以中止。

举个例子,如果在2007年5月,权利人有重要的事情需出国,直到2008年1月才回国,那么回国后,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讼时效中止,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在2007年5月终止了,到2008年1月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如果在2024年,患者才发现纱布遗留体内,那么起诉到法院,法院是不会保护权利的。

诉讼时效的限制

诉讼时效只是可以请求法院保护的时间,实际上民事权力是一直存在的。即使过了诉讼时效,患者仍然可以要求医院赔偿,只是这种权力不受法院的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应设立投诉管理部门,统一受理投诉,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投诉管理部门还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的投诉处理工作,并汇总分析投诉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的管辖权方面,基层法院管辖一般医疗纠纷案件,中级人民法

  •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包括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以及大病保险的待遇。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的缴费档次对应的报销比例,同时说明了工伤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后的报销范围。

  • 医疗纠纷实践中,病历的重要性及错误对待病历的问题

    医疗纠纷中病历的重要性及错误对待病历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病历的定义和内容,患者常见的错误做法以及医师伪造篡改病历的可能性。文章还强调了错误对待病历的不利后果以及病历被篡改后的证据价值,并介绍了医学会对病历真伪的鉴定及外地司法鉴定的途径。

  • 医疗纠纷行政部门会管理吗
  •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啊
  • 医疗纠纷期限多长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