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 > 病情加重并非医方责任

病情加重并非医方责任

时间:2023-11-1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966
案情:某男,56岁。因“双下肢乏力伴行走不稳2月余”住入某医院神经外科。诊断:颈椎病;颈2-3、4-5、5-6椎间盘突出;胸12-腰1椎间盘突出;腰1-2椎间盘突出。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切开、减压、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病理诊断:(颈3-4椎体)髓核组织变性。术后两周出院。出院后患者诉病情未见缓解,且症状加重,先后到多家医院就诊。行高压氧等治疗,症状稍有改善但不明显。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及点评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

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结果,患者的症状加重和四肢部分功能障碍是由原发疾病脊髓变性引起的,并与医方的手术无因果关系。因此,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点评

对于本案,我们可以分析出医方的检查是相当全面的,诊断是准确的。由于手术指征明确,医方选择的颈前路减压、植骨及内固定的手术方案符合常规规范要求。这种手术方案是目前国内外治疗颈椎病最常用的方法,手术过程没有违规或失误,并未对颈髓造成直接损伤。

因此,我们认为医方的诊疗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对于病人术后效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颈髓长期受到突出的颈椎间盘的压迫,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这种损伤一旦进入快速发展期,病人可能在数月内出现瘫痪。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解除颈髓的压迫,改善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延缓或停止病情的发展。

然而,由于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术前无法准确判断脊髓受损的程度,因此术前也无法准确判断手术效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病人术后效果满意,而有些病人术后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糟。

术前交流不足的影响

在本案中,医患双方术前交流不够充分,特别是医方对病人术前的疾病状况、手术目的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解释。这导致病人对手术效果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却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手术的风险。

综上所述,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和点评,可以得出结论:本案中医方的诊疗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然而,术前交流不足对病人的期望值和心理准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医患双方应加强沟通,确保病人对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效果有清晰的认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 医院责任案件宣判:病历丢失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 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丧葬费、保险损失费等各项损失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定义和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