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3点,市区某医院门前发生一起医患纠纷,原因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突然死亡。家属认为,患者是一名一级护理的吸氧病人,做检查竟然没有医务人员陪同。而医院方面称,患者入院时诊断明确,诊治经过符合医疗操作规程,患者死亡系突发心脏病意外死亡。
双方各有各的理由,矛盾无法调和。医患双方要求市“医调委”工作人员前往医院调解。调解员听取双方陈述,查看病例资料后,了解到死者董某是9月13日入院治疗。入院后,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肺部感染。9月14日上午8点20分左右,董某做完B超检查后上卫生间时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调解员从事实出发,以法律为依据,作了近5个小时的调解,一起争执不下的医患纠纷终于得以圆满解决。
从本月起,市医调委正式开始受理调处医疗纠纷。截至昨天,市医调委已受理医疗纠纷7起,成功处理4起,接受群众来访16批次,在尝试有效处置医疗纠纷、化解医患矛盾等方面初步发挥效果。这种新的解决医患纠纷的方式,如今已逐渐被老百姓所接受。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
王华为妻子春梅购买康宁定期保险后,春梅因病去世,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王华将春梅住院治疗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故事。医院因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春梅的血液病,导致诊疗时机延误,最终春梅抢救无效死亡,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6931
四川达州人邱先生和湖北省新洲吴先生因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两人均在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由叶-茂医生植入钢钉后出现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医生叶-茂涉嫌非法生产医疗器械和进行人体试验。最终,医生受到处罚并被免去职务,医院也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