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在挂别人的点滴药
房女士是一个在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宏畔社区打工的外地打工妹,目前已经怀孕两个月。1月27日下午,她因身体不适到宏畔卫生院(宏畔社区卫生服务站)挂点滴。
下午4时30分许,在挂第二袋点滴输液袋时,房女士在很偶然抬头看时,突然发现自己在挂的点滴输液袋上写的居然是一个陌生人的名字,也就是说,自己挂的居然是人家的药水,医院“张冠李戴”了。
房女士赶忙叫来医院当班的护士,将点滴输液袋换下来。
内含药物有较强致畸作用
后来,经院方了解,原来是当天下午当班的护士在为房女士换药包的时候,错拿了其他病人的点滴输液袋。
而且,院方还告诉房女士一个惊人的消息:这袋别人的点滴输液袋里面含有0.5克的孕妇禁用药物**韦林。
2月3日下午,宏畔卫生院院长胡*方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韦林对孕妇是否真有副作用,有多大的副作用,在医学界临床上至今没有做过实验,也没有这方面的报道,但既然药品厂家在产品说明书上特别注明“孕妇禁用”,医院方面处于慎重起见,还是告知了房女士。医院方面是这样对房女士说的:这药不一定对小孩有影响,但也可能有影响,安全起见,最好还是不要这个孩子了。
中新网记者仔细查看了**韦林的说明书,发现上面有这么两句话:
1、本品有较强的致畸作用,家兔日剂量为1mg/kg,即引起胚胎损害,故禁用于孕妇和有可能即将怀孕的妇女(本品在体内消除很慢,停药后4周尚不能完全自体内清除)。
2、大剂量应用(包括滴鼻在内)可致心脏损害,对有呼吸道疾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者)可致呼吸困难、胸痛等。
医院承认错误并愿意赔偿
这起医疗事故发生的时间,是医院当天下班以后了(医院下午4时下班),所以,院长胡*方不在医院。第二天,房女士来到医院讨说法。
院长胡*方向她谈了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观点:医院一年到头难免会出差错,但医院也极力避免自己出差错;医院承认自己的错误。
据胡*方院长2月3日下午向中新网记者介绍,事故发生后,他也马上向那天当班的护士卫-娣了解情况和事故发生的原因。“她只是哭,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哭”。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一起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的案件。孕妇李xx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导致流产,引发争议。法院认定司机张某负全责,并判决赔偿医疗费、经济损失及部分精神损害抚慰金。案件涉及交通事故与流产关系的争议,妇幼保健院表示流产是必然的。最终,法院认定赔偿义务人应承担部
胎儿亲子鉴定的法律程序。胎儿亲子鉴定程序包括预约、验明身份、采样、鉴定和报告反馈等步骤。孕妇可根据孕期选择抽取绒毛或羊水进行鉴定,必须在三甲妇产科医院进行手术。亲子鉴定涉及夫妻、子女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应从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出发审慎处理。具备亲子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