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券,又被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具有特定利率和期限的债券。与普通债券不同的是,可转债具有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股票的特性。除去转换的因素,可转债可以视为一种具有纯债价值或直接价值的债券。当可转债转换为股票时,其价值被称为转换价值。
在计算转换价值时,需要将对应股票的价格乘以转股比例。例如,某可转债的转股比例为10,当对应股票价格为11元时,转换价值为110元;当股票价格为9元时,转换价值为90元。通常情况下,可转债的价格不会低于其纯债价值或转换价值,因此存在价格下限。当可转债对应股票表现不佳时,可转债更具债性特征;而当股票表现出色时,可转债的价格更受股票价格影响。
可转债的发行面值均为100元,申购的最小单位为1手,即1000元,并且必须是1000元的整数倍。由于可转债申购所需资金较少,因此获得的配号数量较多,与申购新股相比,中签的概率较高。
股票申购实行T3规则,即申购资金在申购日后的第三个交易日解冻,而可转债申购则采用T4规则,资金解冻在申购日后的第四个交易日。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股票账户只能申购一次,委托一经办理不得撤单。多次申购的情况下,只有第一次申购被视为有效申购。
除了直接申购外,可转债发行时会优先配售给老股东,因此存在抢权申购策略。投资者可以在股权登记日之前买入正股,并在配售日行使配售权,从而获得可转债。抢权申购需要持有股票至股权登记日,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应在股票价格较低、市场较好时采用这种策略。
投资者在认购可转债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认购可配售转债的全部或部分,但每个账户中的认购额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由于优先配售采取取整的办法,实际配售量以1000元为单位。按照配售比例计算配售量不足1000元的部分将被视为投资者放弃。因此,投资者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股票才能有机会配售到可转债。在参与可转债申购时,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
债务置换的定义、操作方式、动机和效果以及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债务置换是债券持有人卖出旧债券以交换新债券的手段,旨在规避风险。政府常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延长国债支付时间。债务置换有助于维持投资组合稳定性和整体价值,但也存在风险,随新增债务的增加而加大。对地方
《公司法》中股东会的职权。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并决定其报酬、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方案、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合并、分立、解散等作出
证券发行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及其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政府主要发行债券,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和长期企业债券筹集长期资本,金融机构也可发行债券和股票。为保证证券市场交易的规范化,保护投资者权益,证券发行人的资格需经过认证。不同主体的资信状况和经济情况决定
《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外汇定义以及私募基金对外汇的投资范围。外汇包括外币现钞、支付凭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以及其他外汇资产。私募基金投资范围广泛,包括股票类基金、债券类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以及投资于其他金融产品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