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务人 > 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债权债务转让

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债权债务转让

时间:2023-11-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9717
公司债务比较多,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偿还的情况下,就跟欠债的公司商定将公司名下的债权用于抵消债务。这种债权债务转让的方式在现实社会中经常发生,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债权债务转让?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债权债务转让的条件

1. 合同性质限制

根据合同的性质,有些合同是不得转让的,例如基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订立的合同,包括合伙合同和保证合同。未经同意,这些合同不得擅自转让。

2. 当事人约定限制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约定合同是否可以转让。这体现了合同自由的原则。

3. 法律规定限制

根据法律规定,有些情况下债权债务是不得转让的。债权人在转让权利时,不需要对方的批准,但应当通知对方。一旦通知送达对方,转让即完成。通知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但以书面形式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法律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当事人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上述情形之一的除外。

债权债务转让的新规定

1. 让他人代偿借款的要求

根据相关条例的明确规定,如果想让他人代替自己偿还借款,必须事先通知借款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由他人代替债务人偿还借款。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合同明确规定只能由借款人本人偿还,则不得代替。如果确定可以代替偿还,需销毁最初签订的合同,并重新签订一份合同。此时,债务人发生了变化,原本应偿还债务的人变成了代替者。转让又可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两种情况。全部转让意味着原债务人不再承担偿还义务,由代替者接管全部偿还任务。部分转让意味着原债务人并未完全免除偿还义务,而是与代替者共同承担。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在做出决定后签订一份可转让的新合同,借款人必须知晓该合同才能发挥作用。债务人有义务代偿借款,借款人是否知晓转让合同将影响其权益,因此借款人必须了解并同意此事以保护自身权益。

2. 不能转让的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不得将债务转让给他人。在提出转让要求之前,双方已经约定不得随意转让。有时,在借款时签订的合同本身规定了法律上不得转让,这与借款人本身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因为双方之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如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等。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转让的情况下,必须遵守法律要求。即使签订了转让相关的合同,也无效。

3. 借款人不同意转让的处理

只要债权人提出转让要求,债务人就有权利自行决定是否转让。借款人的反对意见无效,除非合同本身要求或法律上有相关约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清理的原则

    债权清理的原则和措施。原则包括盘整存量资产、回收货币资金为主辅以物资抵顶、诉讼保全依法清欠、综合清欠与优惠政策融合以及债权管理与经营分离。措施包括重新审核签订偿还协议、债权清缴与财政扶持等结合、鼓励企业发展、规范债权转让方式、明确分工以及资金和股权的

  • 合同债权的转让

    合同债权的转让和合同债务的转让的相关内容。在合同债权的转让中,存在转让的例外情况,同时债权人可以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但需通知对方。而在合同债务的转让中,需要经债权人同意,且新债务人应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另外,合同债权债务的一并转让需要经合同

  • 债务人多债权的优先受偿权

    债务人在存在多个债权的情况下,哪些债务具有优先受偿权的问题。债务人或第三人可以提供不动产、动产抵押或质押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但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以抵押或质押财产实现优先受偿需依据法律进行。同时,债权到期的先后顺序与优先受偿无关,是否具备申请

  •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包括企业合并和分立时债务的继承事项。企业转让应继承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否则可能引发纠纷,可诉诸法律解决。此外,讨论了遗产继承和债务的问题,规定遗赠接受者是否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需视遗产价值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形

  • 股权转让协议
  • 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
  • 保证担保合同变更可以吗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