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借贷合同是否有效
时间:2024-10-1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跟借款人签订借贷合同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对方拿着这笔借款用途,后来才知道对方是拿着这笔借来的钱去作为非法的事情。当事人在知道后也担心这份借贷合同会无效,借款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借贷合同是否有效?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借款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借贷合同是否有效
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如果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以及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犯罪行为对借贷合同的影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并不意味着民间借贷合同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和本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对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进行认定。
高利贷合同有效吗
高利贷的处理标准
针对高利贷合同,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处理。对于生产性借贷,其利率可以高于生活性借贷的利率。对于高利借贷,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并有权没收全部或部分本息。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对违法行为人处以一定的罚款。
有偿的民间借款合同的利息处理
利息计算和返还
根据法律规定,有偿的民间借款合同中,出借人不得在借贷时将利息扣除计入本金之内,也不得计算复利或进行利滚利的操作。否则,根据实际借贷额计算利息或将已收取的复利返还给借贷人。如果合同约定借贷是有偿的,但没有明确约定利率或约定不明确,根据《统一合同法》的规定,将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出借人在订立有偿借款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利息条款。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欠债不还,法院执行程序
欠债不还的法院执行程序。当债务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申报财产、查询财产情况并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对于失踪的债务人,债权人需通过法院起诉程序,经过公告传唤和缺席判决后,可采取拍卖债务人财产的方式来
-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
代为清偿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代为清偿是否构成不当得利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而代为清偿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合同性质、债务性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约定等。最新资讯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不当得利有
-
多年前的欠款能要回吗
多年前的欠款能否追回的问题。需要采取法律行动解决,并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二年,但也存在特殊情况。超过诉讼时效的当事人若自愿履行则不受时效限制。在特定情况下,诉讼时效可以中止或中断并重新计算。
-
私人借款的利息多少算合法
-
父亲欠的债务,儿子有责任偿还吗?
-
利率超过多少算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