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转让不良资产时,应原则上采取竞标、竞价方式。这意味着公司在处置资产的过程中,应及时取得相关的法律文书,包括评估、竞标、竞价、公示和公证文件。这样的做法能够避免暗箱操作,严禁私下处置和内部交易。
公司以招标投标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时,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可以采取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形式。至少要有3家以上的投标人参与投标,才能被认为有效。
以上规定可以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中找到。
不良资产是一个泛概念,主要针对会计科目中的坏账科目。不良资产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的不良资产、政府的不良资产、证券、保险和资金的不良资产,以及企业的不良资产。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
严格意义上,银行的不良资产也被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指借款人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指不良贷款。此外,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可以参与企业的股权和生产经营,并赋予监事职能。
政府、证券、保险、基金、信托以及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适用统一会计准则。这类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账,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无论是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还是单户转让,都是一种债权转让方式。因此,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的,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但并影响债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这也是法院处理这方面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和依据,这一方面节省了批量转让债权后一一通知债务人的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
资产重组包括企业重组、债务重组、资产转换和并购等,其中债务重组包括以资抵债、债务更新、资产置换、商业性债转股、折扣变现及协议转让等方式。对债务人进行资产和债务重组,是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中主要使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起诉追索债务,能加大对债务人履约
《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二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人民法院对于债权转让前原债权银行已经提起诉讼尚未审结的案件,可以根据原债权银行或者金融资产管
银行逾期非不良资产可以转让,商业银行所享有的不良债权亦是普通的债权,应当适用《合同法》关于债权转让的规则。《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规则(试行)》和《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信息披露细则(试行)》。其中,对不良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的行为予以严格的规定。采取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