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是指已经从企业账面核销资产以及企业未核销但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类资产。根据资产的性质和特点,不良资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实物类不良资产是指因市价持续下跌、技术陈旧、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设备、房屋建筑物以及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存货、在建工程等具有实物形态的不良资产。
债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难以回收的、预计可能产生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担保损失及其他不良债权。
股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是对金融机构收取逾期贷款和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根据该指导意见,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
根据借款合同的约定,金融机构可以直接从借款人或保证人的存款账户上扣收款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金融机构可以向债务人、保证人主张债权,要求其履行债务。为了保护自身权益,金融机构应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债务人发出催款通知书,并要求债务人在通知书上签字盖章。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借款人、保证人的财产,或者申请支付令。
如果债务人无力履行债务且债务人享有其他债权却未行使,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实现到期债权,金融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如果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实现到期债权,金融机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以上行为。金融机构应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如果金融机构与债务人之间互负有到期债务且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在主张抵销时,金融机构应当通知对方,并确保通知已经到达对方。
如果债务人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债务,金融机构可以在债务履行期届满之前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
对于无法通过以上手段收回的贷款,金融机构可以申请借款人、保证人的破产。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新三板创新层与创业板在多个方面的差异。包括企业财务状况、企业规模、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方面的比较。总体来说,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在部分指标上表现强劲,但整体市场环境和融资状况与创业板存在差异。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