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 > 什么叫做版权中的适当引用

什么叫做版权中的适当引用

时间:2024-08-19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365
通常来说,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文字作品,会侵害他人享有的著作权,而适当引用则不会。那么,什么叫做版权中的适当引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版权中的适当引用

在版权法中,适当引用指的是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作品的一部分内容。根据法律规定,对非诗词类作品的引用不得超过两千五百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如果多次引用同一部长篇非诗词类作品,总字数不得超过一万字。对于诗词类作品的引用,不得超过四十行或全诗的四分之一,但古体诗词除外。

对于引用多个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引用人自己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但专题评论文章和古体诗词除外。适当引用是对著作权人财产权的一种限制。在中国,适当引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1) 只能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适当引用限于引用人作品已经发表的情况。这是因为一旦引用人作品发表,被引用人作品的部分内容也将公之于众,从而侵犯了被引用人的发表权和隐私权。

(2) 引用的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适当引用中有一种特殊的方式,即戏仿评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恶搞”。这是指利用现有作品的部分要素,并添加评论者的个性化内容,对现有作品的内容或艺术风格进行评论,呈现出滑稽、幽默、挖苦、嘲笑、讽刺的批评效果。

(3) 注明出处和被引用作品作者的姓名

为了尊重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权益,应当注明出处和作者的姓名,并且可以对作者进行简单介绍。适当引用不得侵犯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4) 引用必须适当

从被引用作品内容的“质”和“量”上看,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适当引用他人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应有一定的限度,当引用比例超过一定的数量时可能构成侵权。

引用他人文献是否会侵犯著作权

在文章中注明引用他人文献的出处,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的情况。然而,如果有法律规定的情节存在,就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并且会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在以下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但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相关侵权行为,应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于相关侵权行为,应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如果损害了公共利益,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如果情节严重,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申请著作权登记的重要性

一旦作品完成,就自动拥有了著作权。虽然申请著作权登记并不是著作权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著作权,为了在著作权被侵犯时提供有力的证据,建议大家申请著作权登记,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版权补证的流程步骤

    版权补证的流程步骤。可以选择自行前往版权局办理或委托机构代办。自行办理需提交补证申请,准备补证材料并递交审查,通过后领取新证书。委托机构办理则通过咨询顾问提交申请,准备资料并提交至版权局审核,一般需要1-2个月完成审核并发放证书。

  •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模仿行为不构成侵权,而侵权指的是侵犯他人名誉、版权等权益的行为。对于涉及版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模仿表演若没有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将可能构成侵权行为。表演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包括身份保护

  •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其中,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行为具有违法性以及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不正当竞争行为则包括混淆行为、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知识,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 职务作品的分类

    职务作品的分类以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其中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特殊职务作品则是单位对外承担责任,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 品牌托管的含义
  • 合作协议
  • 获得专利后如何与厂家合作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