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注册商标是对商标权的侵犯行为,商标权人可与侵权人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未果,商标权人可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若构成犯罪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若发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引起纠纷的,当事人可通过协商解决。若一方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若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将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及用于制造侵权商品和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对违法经营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可处以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若无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处以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在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应予以加重处罚。若销售者不知道所销售商品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并能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并提供者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责令其停止销售。
对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争议,当事人可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后,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当事人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若涉嫌犯罪,应及时将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构成商标侵权罪的要件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情节严重等。对于不同情节,法律有相应的刑罚和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单位犯罪也有相应处罚规定。
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确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先后顺序原则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初步审定公告以申请在先为原则,商标注册申请会依据不同情况处理。同时,介绍了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两种形式,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方式的概念及具体实
商标异议程序与合法权益的关系。商标异议程序允许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社会监督,保护合法权益。任何主体在商标初步审定公告三个月内可提出异议,并需满足一定条件。国内企业或个人可直接办理异议,外国企业或个人则需通过代理组织。异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提前或
商标撤销的程序和规定。包括商标的撤销流程、撤销商标的条件及时限要求、注册商标撤销后的影响等。商标撤销是基于国家商标法和相关规定的程序,撤销原因涉及违反商标法行为、注册商标成为通用名称、连续不使用等。撤销注册商标后,影响仅限于部分指定商品,原有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