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对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行为人在未经注册商标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人注册商标。
行为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这意味着商标必须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并且使用该商标的商品必须属于同一种类。
如果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就可以认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同时,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刑罚决定。
如果涉嫌以下情形之一,应予追诉:
(一) 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
(二) 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
(三)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如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就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1. 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
2. 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3. 其他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对于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对于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问题,包括侵权商品实际销售者、网络信息发布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搜索引擎提供者的法律责任。文章指出,根据不同主体的不同行为,可依据《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同时,文章还涉及网络商标侵权的管辖问题,可以根据司法解释确定侵权行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问题,包括实际销售者、网络信息发布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搜索引擎提供者的责任认定,以及网络商标侵权的管辖问题。对于销售者和信息发布者的身份确定,北京市工商局采取登记措施。同时,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搜索引擎提供者虽不直接参与制假售假,但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和法律相关知识。其中提到商标侵权行为包括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