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对未成年实施家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但被人民法院裁判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或者被中止探望的除外
3.人民法院在判决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离婚时,应当对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
1.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态等歧视
2.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3.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供家庭教育的能力。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并提出具体方式方法,如“亲自养育,加强亲自陪伴”“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等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委托其他成年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的,应当与被委托人共同实施家庭教育。
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
2.政府、学校、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促进家庭教育
3.必要时,国家对家庭教育进行干预。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作出是的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决定的:
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
拒不改正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五日以下拘留。
这种情况父母的监护人资格可被撤销
若发现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
根据情节可以予以迅捷,必须时作出改进家庭教育监督令;
拒不改正的,作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决定;
符合法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和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未成年人出现法律规定的相关情形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情况,可以:
1.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必要时作出改进家庭教育督促令
2.拒不改正的,作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决定
法律规定的情形包括:
未成年人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或者因未到达法定年龄不予行政处罚的;
未成年人因犯罪情节轻微被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被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
未成年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的累犯制度适用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有别于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未成年人并不一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不适用累犯制度中的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的原则。相反,应依法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