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驾驶人在执行职务活动时发生交通事故,一般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驾驶员有重大过失的,单位可向重大过失责任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单位、劳务用工单位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实际中,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跟车辆是否购买保险,或者是否进行年检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因为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的。
并且,根据造成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按以下划分责任:
1、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2、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3、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4、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5、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6、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儿童交通事故赔偿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用、被扶养人生活费用、康复护理费用、后续治疗费用、丧葬费用、死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对于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作为原告的情况,应处理所有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的权益,不能仅列其中一人。机动车损害赔偿主体资格和责任认定方面,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驾驶员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单位或车
交通事故赔偿的程序,包括赔偿项目和调解赔偿程序。赔偿项目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等多个方面,并涉及到不同情况的细化处理。调解程序由公安机关主持,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后会制作调解书,否则将制作调解终结书。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时司机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赔偿责任取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机动车一方有责任,需要进行赔偿。具体赔偿比例根据事故责任大小而定,包括全部、主要、同等、次要责任以及无责任的赔偿比例。对于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