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票据法原理和我国票据法的规定,“付款人依法足额付款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解除”。这就是说,在付款人依票付款后;不仅由其负担的票据兑付债务消灭,而且在汇票上签章的全体第二债务人和保证人的担保付款责任亦随之免除,原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全部消灭。然而,票据法上的这一规则实际上仅为原则规定,它仅仅指明了合法适当的汇票付款行为依法可产生的一般后果。从各国票据法的实践来看,票据法上关于汇票付款的上述一般规则实际上还应受到以下具体规则的限制或补充。
首先,付款人对汇票付款的行为受到合法适当履行规则的限制。我国《票据法》第59条规定:只有付款银行在依法审查汇票和提示人身份的基础上所从事的付款行为方可消灭票据关系,而“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应当自行承担责任”,即真实权利人的请求权并不因此而消灭。
其次,在担当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依法代理付款的情况下,我国未对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加以规定。我国票据法对此未加规定。根据票据法原理和我国的民事代理法,在代理付款人依法进行了汇票审查并依法代理付款的情况下,汇票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将消灭;但该代理付款人仍有权向被代理的付款人要求票款退,还。这就是说,在该代理关系外部,代理付款人的合法付款行为具有票据法上的效力;但在该代理关系内部,代理付款人的行为后果应当由被代理的付款人承担。
付款的定义、类型以及与清偿的关系。付款是汇票债务人根据票据文义向债权人支付票据金额的法律行为,旨在消灭债务。付款不同于清偿,不需在票据上表示意愿,但它是与票据相关的重要行为。付款由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进行,目的是消除汇票关系。当付款人履行付款义务时,票
保兑行作为保证人在票据法中的追索权。在履行付款责任后,保兑行对票据债务人享有追索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了汇票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并列举了持票人可行使追索权的情形。此外,票据具有汇兑、支付、信用、结算和融资等功能。
汇票出票的定义和要求,包括出票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汇票必须记载的事项。同时,还介绍了汇票上其他可能的出票事项以及付款日期的记载方式。汇票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其出票要求和规定对于保障交易安全和资金流转具有重要意义。
汇票与本票的定义、类型及票据领域相关概念。汇票分为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前者由企业或个人签发,后者由银行签发。本票则是出票人承诺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分为一般本票和银行本票。此外,还介绍了票据领域的重要概念如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承兑人、背书人、持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