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 > 学生在校内打球受伤学校要负责任吗

学生在校内打球受伤学校要负责任吗

时间:2021-10-2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9013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在学校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而打球是主要的体育活动之一,学生在学校打球有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形,那么学生在校内打球受伤的,学校要不要承担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生在校内打球受伤学校要负责任吗

学生在学校内打球受伤的,如果学校尽了安全义务后,例如学生受伤后及时治疗或者送院的,就不用承担责任。

参加暑期培训班受伤,培训机构要负责吗

按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培训机构需承担责任:

1、培训机构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培训机构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培训机构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3、培训机构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4、培训机构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5、培训机构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6、培训机构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7、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培训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8、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培训机构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9、培训机构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10、培训机构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11、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培训机构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12、培训机构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条 【教育机构的过错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校园暴力判刑规定及具体年龄要求

    校园暴力的判刑规定及具体年龄要求。文章指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特定罪行应负刑事责任。同时,校园暴力分为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应采取措施预防并应对。为应对校园暴力,需具备依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并搜集证据及时报告。每个人都应承担

  • 校园欺凌是否构成刑事犯罪的法律解析

    校园欺凌是否构成刑事犯罪的法律解析。校园欺凌是否属于刑事犯罪需考虑具体情况,包括欺凌人的刑事责任承担能力和被欺凌人的人身损害程度等,并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校园欺凌对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的严重影

  • 涉事教师承认曾掌掴坠楼小学生,教师体罚学生应当如何处罚

    涉事教师因体罚学生(掌掴坠楼小学生)应如何处罚的问题。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学生,若违反将受到法律制裁。根据伤害程度,体罚行为可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进行处理,教师可能面临拘留、罚款或刑事处罚。文章还引述了相关法律依据。

  • 大学生租房时需了解的法律事项

    大学生租房时需要注意的法律事项和细节问题。在租房前需要核实房屋产权和房主身份,了解邻居情况,明确配套费用和缴费责任,约定押金返还条件和房屋损坏责任等。在租房过程中,要注意查看房产证或水电费单据,仔细阅读并签署合同,索取收据或打款记录等。

  • 校园欺凌的法律界定及综合治理方案
  • 应由谁来负责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件
  • 寻衅滋事罪用伤残鉴定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