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 > 学生在校内打球受伤学校要负责任吗

学生在校内打球受伤学校要负责任吗

时间:2021-10-21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9013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在学校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而打球是主要的体育活动之一,学生在学校打球有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形,那么学生在校内打球受伤的,学校要不要承担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生在校内打球受伤学校要负责任吗

学生在学校内打球受伤的,如果学校尽了安全义务后,例如学生受伤后及时治疗或者送院的,就不用承担责任。

参加暑期培训班受伤,培训机构要负责吗

按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培训机构需承担责任:

1、培训机构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培训机构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培训机构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3、培训机构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4、培训机构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5、培训机构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6、培训机构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7、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培训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8、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培训机构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9、培训机构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10、培训机构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11、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培训机构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12、培训机构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条 【教育机构的过错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猥亵学生,应受到何种处罚

    猥亵学生的行为应受到的处罚。根据刑法规定,猥亵儿童或妇女应受到刑事追究,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等处罚,聚众或当众犯罪将加重处罚。构成猥亵罪的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方面。强制猥亵他人的行为需是故意的,且采用暴力、胁迫等方法。非强制性的猥亵行为不被视

  •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指出校园欺凌是一种常见现象,并对受害者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校园欺凌的问题,包括一些性质严重的恶性案件。根据相关法律,学校应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保护义务,如果未尽到职责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学校应

  • 大学生兼职期间受伤是否有权要求误工费?

    大学生兼职期间受伤是否有权要求误工费的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和最新生效的《民法典》,如果大学生因他人的侵害导致人身损害,有权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误工费的计算方式根据患者是否有固定收入分为不

  • 学校自残事件的法律责任问题

    学校在学生自残事件中的法律责任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承担学生自残行为的责任。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的人身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同时,在上海,公平原则也被应用于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情况。即使学校没有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法院

  • 租售同权受益人主要包括哪些
  • 大学生校园贷是否会上征信?
  • 遭遇校园暴力时应该如何应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